黃仁勳表示,AI的崛起反而為技術藍領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機會。隨著資料中心的快速發展,年輕人擁有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。
AI(人工智慧)熱潮席捲全球,外界認為恐將衝擊就業環境。不過,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指稱,AI的崛起反而為技術藍領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機會。隨著資料中心的快速發展,年輕人其實擁有成千上萬的工作機會,只要他們願意去上職業學校就行了。
黃仁勳在接受英國媒體《Channel 4 News》訪問時宣稱:「如果你是電工、水管工或木匠,我們將需要數以千計的人來建造這些工廠,」並強調,隨著資料中心的高速擴張,全球對技術工種的需求將呈現爆炸性成長,每年都在「翻倍、再翻倍」。
根據《財星》報導,輝達上週宣布,將投資1億美元(約新台幣30.7億元)給OpenAI,用於協助開發以輝達AI處理器為核心的資料中心。全球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預測,到2030年,全球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將達7兆美元(約新台幣215兆元)。
報導提到,光是一座面積達25萬平方英尺(約7000多坪)的資料中心,在建造階段就可能需要多達1500名建築工人,如果加上加班費,其中許多人年薪超過10萬美元(約新台幣307萬元),且不需大學學歷。完工後,雖僅需約50名全職員工負責維護,但每個職位可帶動周邊經濟額外創造約3.5個工作機會。
黃仁勳呼籲年輕人重新思考職涯方向,他建議投入電工、水管等基礎設施領域並表示,若自己現在是20歲,會選擇自然科學領域而非軟體工程,因為未來的科技機會將更多出現在實體世界,這樣的觀點也獲得其他企業領袖的呼應。
貝萊德執行長芬克曾向白宮表達憂慮並警告,美國一方面驅逐移工,另一方面年輕人對技職工作卻又缺乏興趣,導致AI基礎建設面臨「完美風暴」。福特汽車執行長法利指出,美國雖大力推動製造業回流,但在實際執行上,卻遭遇嚴重的勞動力缺口,美國目前已缺少約60萬名工廠工人與50萬名建築工人。